2022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暨教育論壇在深圳舉行
- 香港衛視
- 2022/12/12 14:00
-
收藏
-
9.8萬
“新希望新愿景 同心共建新未來”——2022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暨教育論壇在深圳舉行
12月11日,在深圳五洲賓館啟動主題為“新希望 新愿景 同心共建新未來”的2022年度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同期還舉行了佛教深圳圓桌會教育論壇。來自中國、柬埔寨、泰國、斯里蘭卡、尼泊爾、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等18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佛教界領袖、嘉賓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共同參會。本屆圓桌會11日在深圳舉辦啟動儀式和教育論壇,12日在澳門和深圳同時舉辦第四屆青年論壇。應柬埔寨邀請,圓桌會首次移師海外,將于15日在柬埔寨設置金邊論壇,大會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圓桌會與會代表共同商議簽署《2022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倡議》,倡議進一步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公益慈善、生態環保等領域密切合作,多層次、多方位構筑南海佛教命運共同體。
深圳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強致歡迎辭并表示,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的當下,社會各界更應該認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他呼吁與會各方以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為平臺和窗口,繼續推動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弘揚平等、包容的文明觀,繼續傳遞佛教和平與慈悲的理想信念,共同促進各國民生福祉,為支持高質量發展、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啟動儀式上,本煥學院、南海佛學院以及中國平安集團共同簽署了“中華佛學大辭?!表椖亢献鱾渫?。據介紹,《中華佛學大辭典》的編撰歷時三年,投入了過億元資金,由300多位科學家和上千名技術人員參與,并運用到人工智能數字技術,致力于打造最完整、最深入、最鮮活的現代中華佛學大辭海,目前已收錄詞條超過8萬,是現存佛教辭海的2.7倍?!吨腥A佛學大辭典》將幫助佛教順應科技時代發展,更好走向世界。
據了解,本屆以“開本煥新 順時承運——探索佛教教育發展新路徑”為主題的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教育論壇由深圳市佛教協會、深圳弘法寺主辦,本煥學院、南海佛學院承辦,論壇主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踔厲奮發,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高質量推動教育事業大發展。論壇得到學術界大力支持,北京大學哲學系樓宇烈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教授為論壇的成功舉辦發來賀信,贊賞歷屆論壇積極助力新時代佛教教育的發展,指出論壇的舉辦是中國佛教界秉承與時俱進的傳統,堅持“中國化”發展方向,研討如何適應時代“紹隆佛種,續佛慧命”的具體表現。
論壇上,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袁莎指出,佛教教育發展要繼承佛教優秀文化遺產,發揚佛教優良傳統,堅持佛教的基本原則,并強調院校要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鍛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佛教師范隊伍,不斷順應時代要求,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主動地去適應社會。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王石在發言中對佛教教育論壇的舉辦表示贊嘆,幾屆論壇以來,佛教院校與專家學者一道不斷為佛教教育事業獻言獻策,并且取得顯著的成果。
柬埔寨法宗派僧王布格里發表視頻演講說,兩千多年前,佛教向南傳入柬埔寨,向北傳入中國。同樣在兩千多年前,柬埔寨和中國也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產生互動交流。雖然兩國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地理物質差異,但是柬中友誼自古有之,存續千年。近期將有一批柬埔寨留學僧前往南海佛學院學習深造,續佛慧命的種子,也是促進柬中兩國文化交流的使者。布格里表示,他對未來中柬佛教進一步交流充滿期待和和信心。
來自國內外的多家佛教院校代表與專家學者圍結合自身的從教經歷、教學實踐或從自己開展的前沿理論研究,繞論壇主題以線下線上方式開展對話交流。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校長、世界衛生組織熱帶疾病專家顧問妮蘭提·德·席爾瓦,原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深圳市人大機關一級巡視員郭雨蓉,泰國摩訶朱拉隆功大學副校長沙威長老,中國青海班禪因明學院院長噶爾哇?阿旺桑波活佛等重量級嘉賓,分別就“佛教教育要注重對保護和傳承佛陀的智慧”、“佛教教育開展中應重視對完善人格的培養”、“因明學在佛教教育及社會學科中的應用價值與意義”,以及“佛教教育要引導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實踐、學會服務、學會合作,培養學生自覺性和獨立性”等問題提出見解。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在發言中介紹,“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從七年前5個國家的參與,至今規模已擴大到19個國家和地區參會,對話交流的領域從宗教擴展到教育、醫療、環保、抗疫、慈善等。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經設立了秘書處、基金會、藝術中心、研究院、佛學院等機構和部門,南海佛學院已經招收了兩個國家的留學生,未來預計還會有更多海外留學生到中國學習佛教文化知識,佛學院與周邊國家在佛教教育方面的交流在過去七年的豐富程度是幾十年來之最。印順大和尚表示,中國佛教需要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中堅定信心。同時,他呼吁參會各方堅持菩提初心,堅持佛陀本懷,堅持海納百川,堅持命運與共,堅持勇猛精進,堅持守正創新,從中國南海地區各國佛教浸潤的共同家園中看到希望,同心共赴星辰大海的美好未來。(香港衛視仁青報道)